話說去年底,在丹麥首府哥本哈根(København)舉行了一場舉世矚目的世界氣候高峰會議(UN-Klimakonferenz)。有鑒於地球氣候問題即將成為本世紀最嚴重的世界問題之一,凡是地球人均無法置身事外,故向來主張「人人應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的我乃決定跟我室友自組考察團跑去哥本哈根湊熱鬧。不過,由於各國有興趣去會場旁聽觀察的人數太多,以致於平均每六位申請者只能允許一位入場。再加上當時正值哥本哈根下著25年來最大的一場雪,在場外排隊的申請人又得冒著冷風枯等數小時。所以我們台灣二人組考察團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不去妄想親自到會場觀察的可能性,而是就近到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即可。果不期然,我們馬上就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一個簡短的相關報告如下。
但是,我們大老遠跑來哥本哈根考察,總不能就這麼拿著網路上能輕鬆找到的資料回去跟親朋友好交差啊!畢竟自從去年發生過一起「某縣長枉顧縣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堅持以公務考察之名到歐洲行私人血拼之實」的事件後,我們小老百姓更是不能有樣學樣,以免積非成是而帶壞小孩啊!所以,我們當機立斷轉而考察丹麥當地之相關的人文現象,以俾不負衣食父母的血汗錢。
跟氣候相關的問題百百種,那我們到底要考察些什麼呢?想來想去,不如就拿路上可見的交通設施來當考察對象好了!
哥本哈根的交通系統跟德國一般大城市頗為類似。一般街道會區分出三種行道,即:行人走道、腳踏車道及汽車道。
首先就讓我們來談一下行人走道。畢竟走路的人才是最應被尊重的。不過,老實講,哥本哈根的人行道並沒有什麼讓我覺得值得一書的地方,這或許是因為其硬體鋪設從表面上看來似乎跟慕尼黑沒有太大的差異。若非得要說出個不同處,則可能就是:為了避免下雪天時路面因結冰而易滑,哥本哈根是在人行道上灑鹽巴,慕尼黑則是灑小碎石。比起灑碎石,灑鹽的好處是在雪融掉後不必另外花功夫去清掃碎石頭,壞處則是鹽會隨著溶入路邊的土壤裡而增加土質鹽分。不過,既然哥本哈根本來就是個海島上的海港型都市,土壤鹽鹼化本來就不是什麼天大的問題,所以這樣的結果似乎對其也就算不上是什麼負面影響。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腳踏車道。這就比較有意思了。畢竟我們馬上就發現有一點不太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哥本哈根的腳踏車道似乎比德國一般所見的還要寬。或許也是因為如此,其寬廣的腳踏車道甚至壓縮了行人走道之寬度。到底其有多寬呢?印象裡,就算是慕尼黑裡比較寬的腳踏車道,在超車時仍會感到車道狹隘。但是哥本哈根這裡,車道之寬甚至足以供兩輛鐵馬輕鬆並騎。相較於上述這個可被客觀檢驗的現象,我們則還有個可能比較主觀的觀察,亦即:似乎在路上騎腳踏車的人也比慕尼黑還要多。當然,這個主觀的觀察也是有其比較依據的。因為我們在哥本哈根期間正逢其天氣氣溫零下,但是路上依舊可看到各式各樣的腳踏車在跑;相較之下,在人口有哥本哈根兩倍的慕尼黑裡,則沒有太多人願意在這種冷天氣以腳踏車當交通工具。
由於馬上注意到以上兩點不同處,遂讓我更加去注意哥本哈根有趣的腳踏車現象。譬如,當我坐在一家麥當勞裡往外看時,看到一幅在德國也常見的景象:由於天冷的關係,停在路旁的腳踏車的鎖頭會結凍而打不開。德國人常見的解決方式是拿打火機去烘烤一下鎖頭。而我在哥本哈根看到的竟然是,車主跑到麥當勞裡要一杯熱水,然後直接將熱水往鎖頭灌下去。然後,鎖頭還真的就馬上打開了耶!又譬如我在哥本哈根市內的自治區Frederikberg裡頭看到,有一段石舖路上為了區分出腳踏車道跟汽車道,是在地上按固定距離鋪設突起之綠色螢光小燈版,而且只有順向的車道才能看到其燈光。
這些現象雖然都看似沒什麼大不了,但是當我隨便就可觀察到諸多跟腳踏車有關的文化現象時,不禁會自問道: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城市呢?為何它能產生出這麼豐富的腳踏車文化現象?於是,不懂丹麥文的我就又孤狗了一下,才稍微恍然大悟。原來哥本哈根真可謂是個熱愛腳踏車的城市啊!譬如有一個英文部落格就專門在介紹哥本哈根的腳踏車文化,說明為何這個城市每天能有將近50萬人在騎腳踏車。還有一個名為「丹麥腳踏車大使」的網頁,可以在裡面看到不少相關的照片。最後再舉一例。根據奧地利一位名為海德格的記者報導:哥本哈根甚至還有專門為腳踏車而設的速限標誌呢!
由於腳踏車現象越看越精采,以致於忘了去觀察汽車道。只好拿一件令我詫異、有關汽車的現象來魚目混珠一下,填補一下本報告書的空缺不足處。那就是:我以前只看過、聽過「天氣冷的時候,車子引擎會發不動」,這次在哥本哈根竟然親眼見到「車子的引擎、車燈竟然也會因為天冷而關不起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聰明的讀者可以自己猜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