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六大學合唱團加練一次,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六點。主要是練「Credo」這個樂章的後半段部分。本週二的練習也是在練這個部分。理由無他,因為這個部分真的不好唱。各部光是應付一堆升降記號就得分別花掉不少時間,更不用說要把四部的聲音給合在一起了。
德國的音樂教育方式跟台灣不同。讀樂譜視唱時,台灣是習慣教人讀唱名(即「do-re-mi-fa-sol-la-si 」),而非用音名(即「C-D-E-F-G-A-B」)。同時,台灣的音樂老師大多是教我們採用首調唱名法,亦即一概將歌曲之曲調的主音唱成do,然後其他音亦類推轉換。習慣這種視唱方式的話,初來德國恐怕會很不習慣。因為在德國就只有教人讀音名來視唱,更討厭的是,它的音名竟然依序為:C-D-E-F-G-A-H。「哈?」(德文字母H的發音就是唸「哈」)還沒完喔!它表達升降記號的方式竟然是在音名後面加上「-is(升)」或「-es(降)」,譬如德國的「Cis」就是台灣的「升do」。就是因為這個系統差太多,而且升降音的表達又容易搞混,讓我常常像是在鴨子聽雷一樣。每次指揮講到某個音,我都得停下來換算一下到底那是在台灣講的哪個音,但等我算出來,他老早不知講到哪裡去了。這其中最麻煩的就是「si」這個唱名,因為我腦袋裡存放的對應音名一直是「B」、而非「H」,所以每每聽到指揮講到這個音名時,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是在講它。更慘的是,「降si」這個唱名對應的竟然不是「Hes」,而是「B」。挖勒!當我知道有這種事情時,真的是很想翻桌子。
可想而知,當我們練唱貝多芬的這個「莊嚴彌撒」時,我得多辛苦,幾乎只能靠著平常就不太管用的本能去應付指揮的要求。所謂的本能,無他!不過就是機伶一點而已,跟著旁邊的人去做,就對了!話說這個星期二坐我兩旁的人雖然音色不怎麼樣,但是音準跟視譜能力都不錯,所以我就小聲跟著他們唱,等到唱過幾遍、稍微熟悉曲調後,才敢放開嗓子去唱。上週六我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從頭到尾都在獨自跟貝多芬搏鬥。(由此亦可印證先前曾說過的「合唱團的水準參差不齊」一語)或許之所以唱得辛苦,還有一部分的原因得歸咎於我不熟悉其曲風吧!這是我第一次唱貝多芬的曲子。這是真的!雖然台灣音樂界曾演出過好幾次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但好巧不巧地我都無緣去陪唱。所以無從藉以事先想像一下他這個同時期創作出來的「莊嚴彌撒」到底有多難唱。
2008年6月5日
莊嚴彌撒_我信經(Credo)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22:54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貝多芬_莊嚴彌撒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