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於2007年1月20日
合唱是入門門檻比較低的一種音樂表演形式。只要你不是五音不全,就算聲音沙啞、不會視譜、沒學過任何樂器、不懂聲樂技巧,還是可以參加的。當然啦!聲音越乾淨、音準越好的人會越受歡迎,但是真正決定能否成為合唱團成員的關鍵,是在於合唱團本身的音樂要求水準,跟合唱團的規模大小或成員屬性則沒有必然的關係。
慕尼黑大學合唱團是個混聲合唱團,其主要成員是20歲出頭的年輕大學生。正是因為年紀輕,所以團員裡頭總會有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其之所以參加合唱團,要嘛是想交男女朋友,要嘛則是想上台出鋒頭,反正就是跟「純唱歌」一事無關就對了。倘若該合唱團自身的要求也不嚴格的話,則團裡自然就會有較多音色差或音感差的濫竽充數者,而且其中有很大的比例是那些以聯誼為唯一目的的年輕男女。當然如果大家都能唱得開心,自娛娛人,就算唱得不好也沒什麼大不了。只不過這樣一來其就難以精進,自然也就無法享受到唱複雜曲目的樂趣。
我聽說慕尼黑大學合唱團以前的水準不怎麼樣,據聞是因為它的前任老指揮Hans Rudolf Zöbeley──年屆72時才交下棒子──音準不太好,在新進團員的入團試唱時也沒有特別注意挑選,所以早期收進來的那些老團員程度也就參差不齊。(2007年12月24日補記:前一陣子收到合唱團傳來的電子郵件,說老指揮剛於12月5日去世,享年76歲。)自從2003年現任指揮Johannes Kleinjung上任以來,即針對此現象展開一連串的改善措施,試圖讓合唱團慢慢提升水準,為的就是要能夠帶得起更具挑戰性的困難曲子。然而,由於合唱團的固定老團員為數也不少,大刀闊斧地改革必定引起大反彈,所以他採取較為溫和的方法,分別從兩個方面來下手。
2007年12月24日
威爾第安魂曲_精益求精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17:06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威爾第_安魂曲
2007年12月23日
威爾第安魂曲_出城練唱記
記於2007年1月14日
大學合唱團每個學期都會到外地舉辦一次三天兩夜的週末練唱活動,這除了是要針對期末公演曲目進行密集練習,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團員們間彼此認識的機會。這個活動辦了好幾年,迄今地點均是安排在巴伐利亞邦的文化古城雷根斯堡(Regensburg),該地則位於慕尼黑北方,坐火車慢車過去約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通常行程是安排在星期五下午約三點左右由慕尼黑火車站集合出發,大家以五人一組的方式分別拿著可五人共乘的巴發利亞邦票(Bayern-Ticket)上車,抵達雷根斯堡後隨即坐上預先訂好的專用公車直奔當地青年旅館,一放妥行李,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帶往附近租借的場地展開練唱。整個活動計有5次練唱時段,除了星期五是排在傍晚外,星期六、日兩天都是早上與下午各一場。星期天下午練唱完後則馬上就收拾行李打道回府去。火車抵達慕尼黑時,則大約是七點左右。所以嚴格算起來,整個出城練唱的活動約花了50個小時。乍聽起來好像也沒有多久,不過由於其一共有5個練唱時段,若是全程都沒有參與的話,幾乎已經是瀕臨期末公演上台規定的最低限度邊緣,因此團員們對此都不敢輕忽。
回想我剛參加大學合唱團的那一年,德語的聽與說也都不好(其實現在也是一樣不好啦!),根本搞不太清楚這個出城練唱活動的細節,所以一切都乖乖按照合唱團幹部的安排,除了沒有跟出去夜遊,我都全程跟著團裡的行動。不過由於我一向早起,所以總是一大早別人還在睡覺時,就走到樓下的餐廳去吃。整個用餐間就我一個人,偶而可見到青年旅館的老闆及其助手在另一邊跑來跑去擺設供人自助取用的食物與飲料。我就這樣安靜地坐著,邊吃早餐邊看書,等到開始有團員下來吃飯時,我也吃得差不多了,就跑到樓上去梳洗一下。也不知是否因為我這麼早下來吃飯讓青年旅館的老闆不爽,反正每次我跟他好言打招呼或詢問可否先吃時,他都愛理不理,不然就是講話酸酸的。幾次下來,總是讓我感覺很不舒服,倘若不是因為人生地不熟,不敢隨便亂跑,否則我早就出去自己找東西吃了。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20:44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威爾第_安魂曲
2007年12月19日
威爾第安魂曲_番外篇
記於2006年11月12日
為了幫大學合唱團做宣傳,指揮接了一個案子,要帶團到慕尼黑基督教路德教派的大學教堂(Evangelische Universitätskirche)──聖‧馬庫斯教堂(St. Markus)──,在其星期天做禮拜儀式時演唱三首小曲子。曲目分別是:Heinrich Schütz(1585-1672)的"Herr, auf Dich traue ich"、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1852-1924)的"Justorum Animae"以及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的"Denn er hat seinen Engeln befohlen"。雖說唱的東西跟威爾第無關,但是指揮說是為了推銷合唱團,以利這次期末公演的票房銷路。畢竟若我們每次公演都想要唱大曲目的話,就得再加找交響樂團或甚至獨唱者來合作,而這些都是需要付演出費的。所以為了籌措這些經費,就得努力拉親友來聽,或到處張貼宣傳海報。再加上我們這學期的公演嘗試在原有的三級票價制(20, 15, 12歐元)外,新添一款25歐元的票,以期能賺更多一點經費,因此就更不能放棄這次現場表演的機會,要把它當作是自我推銷的廣告,以求吸引更多人來買票。
在指揮的道德勸說下,合唱團裡大約有70個人報名參加這次演出,我也有報名插上一腳。不過,我之所以決定參加,其實也是有經過一番考慮的。雖然我這天早上並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事要做,但是此刻身體仍舊微恙、尚需靜養,而且返鄉在即,也需要準備一下行李,總之就經濟理性的角度來考量,似乎是待在家裡才比較好一點。不過,我後來又想了想,覺得既然要唱的曲子中有兩首我曾經唱過,而且也不曾在德國教堂裡唱過歌,似乎去幫忙唱也不會花太多的時間與心力,又可賺個新經驗,何樂不為呢?所以......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21:45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威爾第_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