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柏林愛樂大廳的屋頂發生火災,當天消息一經傳出,對全世界愛樂迷來講真是有如喪考妣,擔心要好一陣子都不能聽到其樂音。後來據悉其屋頂僅有三分之一嚴重受損,建築物的主體結構所幸無礙。(細節請參閱此網址)於是,諸多驚聞火災的愛樂迷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談到柏林愛樂,不禁讓我聯想到最近看過一部有關它的紀錄片。在聊它之前,且讓我們先來聽一聽該紀錄片的片頭曲「Versteck dich nicht(別躲了)」的MV。這是一首由德國柏林裡某個叫做「Wickeds」的樂團所演唱的饒舌歌(Hip-Pop)。不過很抱歉的是,我在網路上查了半天,一直找不到該樂團的資料,所以沒有辦法提供多一點介紹。至於這首歌一開頭的歌詞是這樣的:
Versteck dich nicht, komm einfach mal raus! (別躲了!出來吧!)
Zeig was du kannst und ernte Applaus. (秀出你所能,並贏得掌聲。)
Die Anderen haben gesagt: "Ey, Mann du bist so weit!"(別人曾說:老兄!你不錯了啦!)
Doch der Weg ist lang und die Zeit mein Feind. (但路程尚遙,須與時為敵。)
2008年5月26日
Rhythm Is It!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20:09
1 Meinungen
Existenzial: 聽人唱歌
2008年5月15日
莊嚴彌撒_阿主經(Kyrie)
本週二的例行練唱,指揮已把「莊嚴彌撒」第一樂章「Kyrie」裡還沒唱過的部分都給帶過一遍了。看來我若不趕緊在家加強練習的話,到時恐怕會很慘。因為這個曲子若唱不熟的話,會很容易爆衝;譬如在第二樂章後面,Bass竟然要唱到Fa跟升Fa的音......
不過,常言道:「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所以,今天就先讓我來練唱一下「Kyrie」,哦......不!還是先來閑扯一下「Kyrie」這個名稱好了。
話說目前華語文化圈裡是流行將「Kyrie」翻譯為「垂憐經」,但這跟原名其實並不相符。因為「Kyrie」是希臘文「κύριος」的呼格(vocative case)之拉丁字母拼法,而後者則是「主人」的意思。所以若我們要直譯該名稱的話,理應是「主啊!」;而若用河洛語來說,則大約就是「阿主」。所以嚴格來講,將之譯成「阿主經」,要比譯為「垂憐經」還來得更符合原文之義!
那麼到底現行通譯法是憑什麼把它給譯作成「垂憐經」呢?我猜大概是因為早年的譯者嫌「阿主經」這個譯法不夠文雅,所以就拿該禱告經文裡頭的另一個詞「ἐλέησον(eleison)」來做文章吧!後者的動詞原型為「ἐλεέω」,意思就是「有憐憫心」。希望上帝有憐憫心,就是希望高高在上的祂能夠向下憐憫人世間的信徒,故曰垂憐。唬爛完畢。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21:41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貝多芬_莊嚴彌撒
2008年5月11日
威爾第安魂曲_期末公演
記於2007年1月29日
這學期的期末公演定在1月28、29日。這次雖然跟往常一樣也是一連演出兩場,但不同的是:我們這回並非都在同一個場地表演;而是第一天在慕尼黑大學的大禮堂(Große Aula)裡,第二天則轉陣到前巴伐利亞國王皇宮中的赫庫力斯廳(Herkulessaal)去。由於後者是慕尼黑有名的表演場地,為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的基地,所以能夠借到這個場地來演出,也算是對慕尼黑大學合唱團之水準的肯定。也正因為這個關係,所以合唱團指揮Johannes這次又嘗試了一項創舉,亦即在第二天的演唱會的座位票價分類上做了點小改變:他在以往襲用的三種票價(全票20, 15, 12歐元)外,又加賣更高一個等級的座位票價(25歐元)。不過,這同時也為他帶來不小的壓力,因為倘若第二場的售票率不高的話,下次恐怕就沒有機會再租借該場地了。所以囉,這也就是為什麼指揮打從學期一開始就一再叮嚀團員們要全力促銷售票。幸好最後結果倒也不負其所望,所有的入場券在上個星期就已全部售罄,票務甚至還應眾人要求,加賣一些站票(5歐元)呢!看了人家大學合唱團這些積極籌備活動的運作方式,真是讓孤陋寡聞的我長了點見識。
很快地,期末表演的日子終於要到了。28日星期日,當我早上出門前往學校去練唱時,屋外的雪已經融了一大半。沒想到今年冬天這場唯一像樣的大雪來得快,也去得快。而我們中午在大禮堂裡的預演團練也是一樣來去迅速,兩個小時內就搞定。快是因為昨天已排練了一整個下午,指揮那時早就逐步修過了樂團跟合唱團、獨唱之間配合的橋段,所以今天中午的練習主要是將整個曲目從頭到尾跑一遍,並向大家做出最後的提示而已。下午約兩點練習結束,大家緊接著迅速排練一遍合唱團進退場的行列順序,然後就放牛吃草去。我自己則是趁這段空檔先跑回家去補個眠,到了大約五點鐘的時候才開始梳洗、換上輕鬆便裝、吃包泡麵當晚餐,然後把演出用的西裝、領結及皮鞋放進慣用的綠色小行李箱裡,悠閒地拖著行李出發前往大學。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08:22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威爾第_安魂曲
2008年5月7日
莊嚴彌撒_BBC樂曲解析欣賞
開學迄今進入第四週,大學合唱團也已練唱了四次,而我除了第一週因病缺席外,也練唱了三次,但是我迄今對貝多芬的莊嚴彌撒還是非常陌生。看來指揮說的對,要唱這種複雜的曲子的話,是需要回家好好用功研究、練習一下才行。
所以就算時間不多,但盡量多聽多看,總沒錯吧!今天就讓我們先聽聽別人怎麼說好了。在英國BBC電台的官方網站上,有放上其廣播節目「發現音樂(Discovering Music)」於2005年6月4日介紹貝多芬「莊嚴彌撒」的節目錄音檔。其主要是介紹其中三個樂章:「Kyrie」、「Gloria」及「Agnus Dei」。所聆聽的示範版本則是由Charles Hazlewood指揮Harmonieband及Tallis Chamber Choir,獨唱者則為:Sarah Fox (soprano)、Sara Fulgoni (mezzo soprano)、Mark Wilde (tenor)、Matthew Hargreaves (baritone)。
至於其節目錄音檔所在網址,則是放在:此。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19:43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貝多芬_莊嚴彌撒
2008年5月3日
憂愁的牡丹
今天偶然在YouTube裡找到一首歌「憂愁的牡丹」的卡拉OK版MV。這首歌是約二十年前的一齣閩南語連續劇「白牡丹」的主題曲,由洪榮宏作曲、陳桂珠填詞,並由洪榮宏與江蕙合唱。
這首歌光歌詞就很憂愁,因為它在吟嘆的是男女因命運捉弄而無法在一起的故事;唱的人也很憂愁,因為據說洪榮宏與江蕙兩人的戀情之前就是因為洪父的反對而告終。
儘管這種苦情故事令人憂愁,但是由憂愁的苦情人來唱這麼憂愁的歌,更又特別讓人心弦觸動。也正因為如此,打從我第一次聽過這首歌後,就很想學會唱它,所以亟於去買個錄音帶回家好好練一番。但印象裡在該連續劇演畢後,我在唱片行竟找不到有出它的錄音帶。直到數年之後,我才偶然地買到洪榮宏新出的專輯CD「舊情人」(1992年,EMI出版),裡頭方有放進這首歌。若我上述的印象無誤的話,則這麼好聽的歌連要上市也得拖這麼久的時間,真只能怨嘆它實在是太憂愁了!
男:我在夢中有看見 白色牡丹含帶淚
敢是花開不對時 醒來只剩花香味
女:花開親像一場夢 夢中只有咱兩人
敢是命運來戲弄 好夢只有等後冬
男:牡丹美 花連枝 無人知伊心稀微
女:牡丹花 富貴味 花心暗藏斷腸詩
合:啊啊…… 憂愁的花叢 為情在操煩
Also sprach die
Sprache
um
22:26
0
Meinungen
Existenzial: 聽人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