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於2006年9月5日
今天下午兩點進行最後一次的團練,地點就在晚上的演出場地,亦即慕尼黑的藝術文化中心(人稱「Gasteig」)裡面最大的音樂廳――愛樂廳(Philharmonie)。由於我的身體仍未從前幾天的疲憊中恢復過來、而且鼻子過敏的症狀也還在,所以出門前又再吞一顆斯斯鼻炎膠囊,以免等一下鼻子又在發癢。所以不用想也知道,我一定是頭腦昏沉地踏進Gasteig的後台裡。不過這樣也好,以免讓我今天會太過於興奮。
這個表演場地,我先前只來過一次。那是今年1月初的事情。當時是慕尼黑大學為了紀念反納粹學生組織「白玫瑰」(Weisse Rose),特地請Christian Thielemann指揮的慕尼黑愛樂(Münchner Philharmoniker)專程為「家無恆產的」大學生們演出一場低價位音樂會,票價一律10歐元,曲目則是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交響曲「變形」(Metamorphosen)以及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ie Nr. 4 e-Moll op. 98)。我當時一聽到這個消息就馬上跑去學校買票,運氣不錯,買到正前方第三排的位置,視野與臨場感都超好。不過,據某愛樂迷的說法,Gasteig愛樂廳第四排之後幾排的座位才是最好位置。儘管如此,我那天能坐到那麼前面聽音樂會,就已經很滿足了。
這次再度踏進愛樂廳,不是當觀眾,而是以演出人員的身分登台,自然是別有感觸。畢竟一個非專攻音樂的人能有幸親自試試這個世界級的表演場地――雖然亦有愛樂迷也說這個場地的音響效果其實還不算是最好――,難免會有興奮緊張之情。老實說,我這次之所以會報名參加演出,有一半的動機也是因為音樂會是要在這裡演出的關係。
合唱團指揮先在愛樂廳後台的練習室裡帶大家發聲,之後就把我們交給樂團指揮。大家魚貫走上位於舞台正後方、管風琴正下面的位置,至於樂團則早就坐在舞台前頭等著跟我們「合鳴」了!不過,為了避免誤會,在此得再鄭重強調聲明一下。我們這次合作的樂團不是世界著名的慕尼黑愛樂,而是本地第三大樂團――慕尼黑交響樂團(Münchner Symphoniker)。不過倘若哪天大學合唱團真有機會跟慕尼黑愛樂同台演出的話,我當然也是不能錯過,就算是論文寫不出來也得去參一腳才行!
言歸正傳。合唱團員們在台上雖是按照分部的位置去站,不過大家是不分高矮隨意站。我自己則選了個位在最後一排正中央的地方,視野良好,可以看到整個觀眾席。當一切就緒、開始練唱時,我馬上對這個音樂廳油然升起敬慕之心。它的音響效果真的實在是太棒了!我們站在樂團後方不但可以清楚聽到各個樂器的聲音向後傳來,甚至是在管弦伴奏的情況下,我也可以聽到各聲部彼此輕聲歌唱時的人聲,而且就像是在你耳邊講話那麼地清楚自然。這點可是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相較於好久以前僅有的幾次在台灣國家音樂廳與歌劇院跑龍套的經驗,這可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享受場地音響效果」。慕尼黑愛樂廳的場地音響效果設計不光是考慮到觀賞者,而且還有考慮到表演者。這點也是我先前坐在台下聽音樂會時所無法想像的。
本來,我還以為我們這次的練唱會將整個曲目從頭到尾都跑過一遍,事實則不然。顯然對於專業的樂團來講,預演要追求的是效率,而不一定是完整性。我看指揮著重練習的地方幾乎都是樂團、合唱團與獨唱彼此間的配合與銜接處。有的曲子會跳過一些旋律重複的地方,有的曲子沒有全部唱完,而還有幾首指揮認為比較重要的曲子則是重複修了一兩遍才肯罷手。前幾次練唱時一直期待聽一聽三位獨唱者(H.E. Meier, J. Kupfer, M.A. Durst)的歌聲,現在才終於如願。基本上,他們的音色都蠻飽滿的,轉假音的地方也都很順,不過都沒有盡全力唱,顯然是想保留到晚上演出時再徹底發揮實力。對了,當我們跟獨唱配合練習的時候,樂團指揮比較注意的是獨唱者與合唱團在「對話」時的節拍掌握精準度。
這次也沒練習太久,大約到4點15分就結束了。接著就是等晚上八點的正式演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