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4日

Bring Him Home

任何一首好的歌曲都會有一種能夠直接觸動人心的莫名力量;它要嘛能激勵人頹圮心志,要嘛能慰藉人無亙苦痛。奇妙的是,這種歌曲的曲調不一定要複雜,歌詞也不是非得要炫麗不可。就此,真正重要的是歌者的個人音色與轉音技巧能夠配合曲風的要求。這時越是簡單的歌曲,反倒是越難唱得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首取自音樂劇「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裡的歌。不過在聽歌之前,且讓我先稍微交代一下該音樂劇之相關訊息。

「悲慘世界」改編自19世紀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的同名小說Les Misérables。故事一開始的時間場景是設在法國大革命後不久,那時法國的政經局勢就如同今日諸多新興民主國家一樣,還在慢慢摸索如何亂中求序。故事裡的第一男主角Jean Valjean因眼見親人無食止飢,遂偷了塊麵包,結果被判監禁5年,囚犯編號為24601。Valjean於服刑期間曾越獄4次,但均遭逮回而再加長刑期,以致於前前後後共被關19年之久。終於等到刑期服滿出獄,Valjean卻又因有案底在身而求職處處碰壁,所以只能繼續遊走法律邊緣。後來有位神父收容他過夜,他卻趁夜盜竊神父的銀器遠走高飛,但隨即被警方逮到,並送到神父面前。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神父宣稱銀器是他送給Valjean的禮物。這讓Valjean大受感動,遂決定自此隱姓埋名,重新做人。當然,故事並未至此就結束,緊張精采的情節還在後頭。沒看過的人不妨自己去把書買回家慢慢欣賞,看過的人則可把小說再找出來重新回味一下雨果的文筆,我在此就不再細述了。

總之,這麼一個有張力的故事結構,再配上好的作詞、作曲與編劇,遂成就了這個舉世聞名的音樂劇。按照英語維基的說法,「悲慘世界」由Claude-Michel Schönberg作曲、Alain Boublil填詞,於1980年9月17日在法國巴黎體育館首演。不過當時該音樂劇尚只有法語版而已,而不是現在通俗流傳的英語版。1982年,英國舞台劇製作人Cameron Mackintosh開始積極招募能手,著手將之改編成英語版;直到1985年10月28日,英語改編版成品才在英國倫敦的Barbican劇院正式面市。其一上演即大獲好評,而不斷加演場次。自此,該劇的聲名才真正遠播於法國市場之外。

今天我們要聽的是劇中第三幕裡的一首歌曲「Bring Him Home」,是Jean Valjean在巷戰之前夕望著熟睡的Marius──Valjean之養女Cosette的愛人──而發出的悲憫之聲,祈求上帝保佑Marius,莫讓其陣亡。演唱者是扮演Valjean的Colm Wilkinson,取自於「悲慘世界」演出十週年慶之現場音樂會。Wilkinson的聲音非常飽滿,穿透力夠,吐氣既長又均勻,所以可以輕易把這首看似簡單的曲子唱得帶有很強的情感渲染力。以下附上歌詞,諸位不妨跟著哼看看。



God on high / Hear my prayer / In my need / You have always been there / He is young / He's afraid / Let him rest / Heaven blessed. / Bring him home / Bring him home / Bring him home.

He's like the son I might have known / If God had granted me a son. / The summers die / One by one / How soon they fly / On and on / And I am old / And will be gone.

Bring him peace / Bring him joy / He is young / He is only a boy. / You can take / You can give / Let him be / Let him live. / If I die, let me die / Let him live, / bring him home / Bring him home / Bring him home.

[延伸閱讀]
薛介維_悲憫胸懷的呈現:悲慘世界

後記:其實之所以想介紹這首曲子,是因為前一陣子閒逛網路,偶然聽到「木樓合唱團」演唱的「Bring Him Home」合唱版mp3錄音,過沒多久又湊巧跟人借了一片「悲慘世界演出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的DVD來看。本欲趁此偶緣之機來比較一下兩者的詮釋差異,沒想到一時興起寫了些東西後,竟然找不到前者的連結處,接著則是已寫下的文字又無端被某個部落格編輯系統消除掉一大半。靈感已逝,難以挽回,僅以此殘篇誌之。

沒有留言: